湖北新聞網十堰11月25日電 (陳昌榮)11月22日,竹山縣城關鎮首個民間藝術團正式成立。當晚,該團82名穿紅著綠的民間文化藝術愛好者,聚集在堵河廣場上,用彩船舞、秧歌舞、挑花擔、敲腰鼓、唱漁歌、花藍舞等一系列傳統的民間文藝活動,和一臺以感恩匯報為主題自編自創的群眾文藝表演,引得圍觀市民陣陣喝彩,向縣人大、政協代表和聞訊趕來的父老鄉親獻上一份豐厚的文化大餐。
城關鎮的民間文藝引起了鎮黨委政府的關注。今年,該鎮積極整合資源,依托全鎮10支民間文化藝術表演隊、近百名民間文化藝術愛好者,組成了民間藝術表演團,有組織、有計劃地開展民間藝術表演,在傳承和發展竹山民間文化藝術的同時,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。據了解,多年來,該鎮下大力發展社會文化事業,龍獅舞、秧歌隊、舞蹈隊、演唱隊、高蹺隊等十多個社會團體活躍在各個角落,民間藝術團整合了鎮域內所有文化藝術團體,有力促進了該鎮進一步打造文化品牌。
該民間藝術團團長馮中福說,藝術團82名成員都是土生土長的社區居民年齡最大的73歲,最小的50歲,平均年齡達60歲。他們經常受邀到外面客串,現在組成了民間藝術團,把大伙捆綁在一起,大伙的勁頭越來越足,這是鎮黨委政府重視民間藝術和群眾文化生活帶來的新氣象。
竹山不僅是個享譽海內外的“十星級文明農戶發源地”,也是一個歷史悠久、文化底蘊深厚的“藝術之鄉”。
改革開放以來,該縣的群眾文藝團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有傳統的龍獅、連廂、花擔、腰鼓、排子鑼、皮影戲,有現代的洋鼓、戲曲、漁歌隊。群眾文藝團隊的民間文化藝術愛好者能歌能舞、善編善演,創作的小戲、小品、歌曲達到了一定的水準,表演的節目屢獲獎項,有的已在全國嶄露頭角,不僅展示了竹山的文化底蘊,也豐富了全縣人民的業余文化生活。寶豐鎮民間藝人王義富悉心收集、創作和演唱的竹山民歌,唱上了中央電視臺。城關鎮民間藝術團成員馮中福、董斌、張艷高、龔太巧等11位老藝人表演的黃洲點子等傳統節目,多次在省、市級表演中獲獎,同時還上了文化部民間傳統文化名冊。